電子報關


    在一九九二年,香港政府協議,貿易通為政府部門與本港商界提供一個電腦化報關
的一個媒介。

    每逢有物件進口,出口或轉口,例如日本汽車進口香港,又或玩具經香港轉口,公
司都要進行一個報關程序。未進行電腦化前,公司都要填上一份報關表(進口報關表格出口/轉口報關表格),列出物件的種類,數量及價格,然後利用報關中心所提供的計算
方法,計算所要繳交之報關款項。

    因為國際貿易乃是香港之重要命脈, 為了協助本地貿易公司提供整體生產力和國際
市場上的競爭力,政府實行報關電腦化計劃,以電子貿易代替紙張文件,以達到提高效
率的最大效益。而在二零零年四月一日起,報關電腦化計劃亦已經全面實行。

    只需要在公司的電腦上安裝一套電子報關軟件(在貿易通購買),並且連接終端機
(Modem),將有關物件的資料鍵入軟件內(大至上與報關表一樣), 然後利用終端機傳
送有關資料。

人手報關與電子報關比較

人手報關

電子報關

要到報關中心進行報關手續 可在公司進行報關,方便及節省時間
只可在辨工時間入辦理有關事項 可在星期一至日及辨工時間後(至晚上十一時正)報關
需要填寫報關表,浪費紙張 只在電腦上填寫資料,達到環保效益

    雖然電子報關有多好面的好處,但亦有其幣處,就是那套軟件的價錢十分昂貴,中
小型公司未必能付擔,但他們亦可以到香港總商會辨理電子報關。